姜飞 袁玥 | 回应世界之问: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的四个面向


2022/11/30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传播新生态呼唤国际传播新思想。理论求索之路艰难而漫长。回看中国国际传播发展史,一个难以否认的现实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国际拓展与等量/等值国际传播空间并不具有一种天然的兑换关系,20世纪后半叶从西方引入的传播学和发展传播理论框架在被用于中国的国际传播抱负过程中也已捉襟见肘;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基础结构和传播生态解构了走出去的中国媒体脑海中的传统大众传播效果假设。”

近百年来,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全球信息传播格局一直被“文明国家-野蛮国家”“文明的冲突”“文化软实力”等概念及其统领的话语体系所主导,中国国际传播思想创新苦美西方传播理论“舶来品”之禁锢久矣。站在十字路口,中国国际传播所面临的重大转型挑战,既来自于全球传播生态处在不断动态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实场景,也源自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朝向新布局、新策展、新规划的实践目标。

有鉴于此,“战略平衡”或者“传播均势”的目标/宗旨/方向成为中国国际传播战略规划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即在中国媒体不断解放自身对“传播”的理解、用“大传播”(grand communication)的理念重新规划中国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促使中国能够不断走向深度文化自觉、饱满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大、文化伟大的完美嬗变,以全新的姿态和饱满的自信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

在此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借助“讲好中国故事”这一绝佳契机,在中国新型主流媒体航母和旗舰媒体全面发动之下得到了全球性传播和深刻阐释,从而使得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故事真正联接,实现层层嵌套、内外统一的目标。

本文以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为切入点,结合中国媒体国际传播领域重大热点案例,认为“卫生健康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四大面向是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中之重,有必要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开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践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至今已有10年。10年来,中国媒体不断深入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凝聚了中国智慧、致力于解决世界性和平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但在国际舆论场上依然持续遭遇质疑、误解和污蔑。囿于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流动仍然由以美国为代表的传播霸权体系主导和牵制,朝向平衡、健康、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降低不确定性的新国际传播秩序的构建之路困难重重。面对新时代的传播新挑战和新机遇,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统领,中国国际传播思想既包含了反对霸权、诉诸公平与公正的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NWICO)的历史遗产,也吸纳了传统中国天下体系对世界大同的政治设想,是最具有开放性和包容力的文明交流互鉴和国际传播的基本伦理准则。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向世界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

历经10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检验,中国和中国媒体用时间和行动对这一问题给出新时代的答案:在卫生健康层面,中国将携手世界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在谋求发展层面,中国将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世界人民一同走向“发展共同体”;在生态保护层面,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生态共同体”的构建并行不悖;在文化建构层面,中国将以文化成果共享为核心倡导世界一同构建“文化共同体”。

一、主动设置议题,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不断在震荡中突变,团结抗疫成为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一项重要具体实践。然而,美西方国家将病毒政治化、污名化,其在全球开展的所谓“病毒溯源”行动裹挟政治意识形态,将矛头指向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在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媒体受西方媒体话语霸权的宰制已久,主动并有力地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媒体走向世界、搭建与世界民众之间沟通桥梁的重要一步。从过去到现在,中西方媒体之间的舆论引导权、话语权之争从未停息,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类信息、观点集聚国际舆论场,并通过各国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国际舆论场上的舆论引导权斗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美西方媒体经常以有失偏颇的报道、极具渲染力的话语表达构造一个西方人尤其是一部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而非真实的中国,从而误导舆论朝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消解这种刻板成见以及背后机制,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不会好转,中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会被看到,甚至还会被妖魔化。

团结抗疫离不开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对中国抗疫故事的多层次、全方位讲述。在抗疫舆论战的回合交替中,我国主流媒体抗疫话语在内容、形式和目的上具有特殊的指向性、突出的多元性和鲜明的实践性,相关新闻报道做到了叙事与情感传达的共振、情感呼唤与诉诸理性权威的紧密结合。比如,《人民日报》的抗疫话语构建积极采取情绪感染、原型沉淀、符号使用等形式对受众进行情绪引导,最终达到共情建立与情感升华的效果,舆论引导呈现出“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特征,通过与社交媒体展开互动合作,实现了对社会舆论的科学引领和有效引导。

人民日报国际部在2020年2月到7月之间连续推出52篇“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系列“和音”评论,主动设置议题,以评述之道义感召力、理据穿透力、话语感染力开国际舆论场之先声,牢牢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话题的新闻报道权、阐释权,有力引导了国际舆论。“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系列“和音”评论对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强调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应对疫情进行了大篇幅、高浓度的观点表达,在文中点出“团结合作力量的进一步凝聚,是战胜病毒的希望之光”的评论《全球团结抗疫是当务之急》被英国《卫报》主动转引,达到了有效设置议程的传播目标。刊发于2020年2月4日的评论《正是共担风雨时》,阐述了“病毒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世界的共同目标”的核心观点,并指出团结向善是主流,偏见歧视、乱贴标签、刻意歪曲是不义之举,为凝聚全球抗疫合力鼓与呼。系列“和音”评论多次提到,“疫情所照鉴的全球卫生治理不足,是当今世界必须共同直面的挑战。”诚如习近平主席在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首次会议上所指出的,“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向世界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积极开展合作生产。这是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应有之义。中国会继续尽己所能,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中国媒体在持续向国际社会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意涵时,使用中国式抗疫的重点话语传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一同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力于构建全球“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鲜明主张。

再如,《中国日报》2020年2月1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刊发37篇《中外携手战疫情》系列报道,被美联社等海外主流媒体转引152次,全球传播量超3000万,US writer's post backing China's efforts draws worldwide attention(美国作家撰文支持中国抗疫,引发全球关注)、Russian impressed by action on virus(俄罗斯在华企业家赞赏中国抗疫举措)等代表性报道也聚焦中外联合抗疫热点话题,持续为中国团结抗疫发声。

综上,疫情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抗疫实践的充分结合,衍生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全球共建与合作目标。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对中国携手世界各国共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深度报道和深刻阐释能够促使国际受众不断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实践与学理紧密结合的层面,对进一步做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做出优秀表率。

二、巧用大数据技术,形成“发展共同体”的认知体系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主动讲好三个故事,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站起来”的中国围绕“发展”历经“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苦奋斗阶段;步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以发起“一带一路”全球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倡导世界走向“发展共同体”。正如姜飞、姬德强所认为的,“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事关新时代中国的国际秩序观”,突破与美式全球传播霸权并行的“西强我弱”格局,持续在“局部破局”“于我向好”上发力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充分研磨并总结归纳中国式发展经验的精髓,突破由美西方主导的发展传播学理论范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传播与阐释过程中注重全球“发展共同体”的倡导与构建。

2015年10月3日到10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数说命运共同体》,该报道及其新媒体产品首次使用数据库直接转化为视频轨迹,以大数据新闻生产方式挖掘独家内容,将数据可视化与视频表达有机结合,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主旨,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的新闻故事,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一带一路”实践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在《数说命运共同体》第一集《远方的包裹》中,新闻主播走出新闻演播室,依托精妙的视频画面设计和后期剪辑,从中国杭州的跨境电商试验区“移步换景”,出现在泰国的乳胶生产厂。从讲述一个普通的中国电商网站的采购员在曼谷郊区的工厂确认一批发往中国的货物开始,《远方的包裹》以小见大,引出了每一批装有GPS定位仪的泰国乳胶枕包裹通过跨国旅行到达中国杭州跨境电商试验区的故事,以生动的画面感和饱满有力的叙事呈现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感知“一带一路”背景下人类命运互连的壮阔图景。在此基础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与中国的“命运互联”被反复强调,“发展至上”的理念也被深植其中,中国沿着中国式发展理论道路走向与世界各国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宏图伟愿被充分地表达出来。

此外,作为中国新型主流媒体中的中坚力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巧用大数据技术取得全媒体传播重大突破,进一步完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有效对外传播和“发展共同体”在媒体话语层面的充分构建。当今,我们正处于数字互联、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信息传播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新闻生产正在朝向数字化大步迈进。对新闻文本的挖掘、音视频数据的截取和分析以及算法驱动的新闻推送都将汇聚起来,形成一个庞杂、难以估计总量的巨型新闻数据库。在机器的编程逻辑和内容的独家表达之间建立有机联系,是巧用技术、集成优质内容的核心。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打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媒介产品,是传递好新时代中国声音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互联网的即时性、互动性、连接性特征愈发凸显并深刻影响人类信息传输、互动反馈的今天,技术作为新的连接方式超越了不同形态的媒介文本的边界,以其强大的覆盖力和搜索力挖掘出隐藏在不为人所熟知的、被放置于暗格里的细碎线索,将过去与现在、旧时代与新语境紧密结合起来,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规律予以科学化再现,形成基于客观关系律的信息呈现新样态。这不仅有效地支撑了基于人的经验和判断的因果性规律,也创造了人机结合的传播新模式,构造出新的媒介内容,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巧用大数据技术为新时代的新闻生产创造新的可能性,充分利用已有的新闻文本构造出新的表达,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以被深刻阐释、广泛传播的新途径。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数说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宏大主题的微观表达和抽象主题的具象展示,实现了依托大数据技术呈现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政策之间的连接,构建起丰富立体、翔实有料的国际传播内容文本与目标观众之间的有机对话,以技术集成后的客观信息“发声”,极大地提升传播效果的同时,将全人类共同的命运升华为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内在原因。至此,内化了强调文化间性的跨文化传播视野的中国发展故事,已经开始走上了变中国讲为世界讲、改自己讲为大家讲、让独奏变合奏的康庄大道。《数说命运共同体》从细节处发力,以数据挖掘为基石,将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整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域中,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0多亿人民休戚相关的故事串联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核心子话题,点明全球化时代下人与人、国家与国家、过往与当下之间紧密而有机的连接关系,呈现“一带一路”国家间前所未见的联系图景,进一步彰显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性,真正做到了把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故事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全球受众心目中构建起对宏大国家构想的全新认知体系,让中国发展故事深入人心。

三、叙事“以小见大”,传递“生态共同体”的美好向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治理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生成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话语自信”。因此,有必要在持续开展全球生态文明共建实践行动过程中奠定中国倡导构建“生态共同体”的媒介传播话语基调,将中国生态优先的理念阐释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体系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提到,“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讲述与传播恰好与这一现实要求相呼应。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此一来,遵循理念阐释-故事讲述-形象塑造的逻辑链条逐渐清晰,从构建“生态共同体”出发,生动形象讲述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全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对内传播注重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和“美丽中国”建设,对外传播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生态哲学观念与全球生态治理紧密结合,不断完善中国媒体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传播体系。

处于舆论场前沿阵地的主流媒体,应透彻掌握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在关键节点抛出话题讨论的契机,以掷地有声的论点、确凿无误的论据和积极发声的举动抢占舆论先机。面对重大、世界性新闻议题的报道,中国媒体不仅要抓重点,找核心,握关键,还要有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无懈可击的报道能力。

2021年,亚洲象群“断鼻家族”冲出云南西双版纳,一路向北迁徙数百公里。中国新闻社对此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以速度快、定位准、内容精为报道准则,推出各类新闻稿件,以大象为“媒”,与世界受众进行了一次“可爱”对话。《中国亚洲象群为何罕见向北迁徙?》《东西问|如何理性科学看待亚洲象北迁的中国样本?》等分析类稿件适时刊发,表达了中国媒体事实与科学并重的态度。中国媒体及时、准确、真实地就“北移象群从哪里来、都是谁、到哪里去、此番北上为何不同寻常、象群为何北上、怎样缓解亚洲象活动范围扩大导致的人象冲突”“亚洲象北迁是否史无前例、亚洲象迁移是否因为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全球亚洲象数量百年减九成中国为何反增”等问题进行解读,有理有据、辩证平衡,引导国际社会各界以理性、科学的眼光看待此次亚洲象北迁事件。为回应国际社会对大象北迁事件的关切,中国新闻社重磅推出《北迁象群过境村庄村民讲述惊魂一夜:“人象平安,比什么都重要”》《“追”大象的人》《中国应对北迁亚洲象群的关键词:人象平安》《大象南归》等现场稿件,通过深入挖掘象群北迁过程中的故事,全方位报道中国政府为确保人象安全所做的努力,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立场上,着重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普通民众对亚洲象的善意与耐心,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民心相通”的传播目标,在全球受众心目当中构建起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可爱中国”形象。

此外,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还抓住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云南召开的传播时机,推出《特写:重温“象”往 世界共赴人与自然之约》的新闻报道,带领云端相会的全球嘉宾,领略野生亚洲象群家族在云南的神奇之旅,将云南当地普通民众与野生亚洲象的友爱相处细节进行充分展示,体现了中华文明所倡导的“和谐”价值观和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美好向往,从而进一步传递新时代中国的“生态优先”环境保护理念和构建全球“生态共同体”的思想规划。如此一来,顺势而为的形象“自塑”和“以小见大”的叙事体系极大地助力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国际传播。

四、立足“软-软实力”视角,丰富“文化共同体”的深远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的国际传播尝试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放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愿中加以解释。“软-软实力”视角下,深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召唤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文化品牌建设以及优秀中国文化故事的世界性讲述,以便唤醒全球受众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文化自卑”的彻底消融指日可待,“文化对话”的持续进行将创造出巨大的跨文化传播能量,“文化抗体”的有力滋生促进文化甄别的全面达成,超越传统的地缘政治考量的“文化自强”,将有效发挥跨文化传播优势,为朝向“文化伟大”的中国梦和世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在深刻把握传播机制和规律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深刻含义,以“融通中外”为实际目标,将自身的发力点落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好”上,不断更新中国故事讲述视角,构思出具备强感染力、强吸引力、强表达力的新时代中国文化故事。全球观众眼中的中国将从一个未知的、充满神秘感的古老国度转变为一个可探索、可发现、可接近的拥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文化大国。当下,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在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时,应具备以下传播元思维:逐渐刨除美西方媒体的既定新闻报道框架劣根,超越进步与落后、发达与欠发达、中心与边缘的对比讲述逻辑,丢弃“西方的参照物”和“东方他者”陈旧文化外衣,打破刻板成见,引导国际观众搁置其原有的对中国的片面认知,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眼光、新的定位去展示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和时代价值,更新知识储备,融入中国智慧,并将其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展示出来,以“发生在中国、富含中国特色、表达中国态度”的理念来构造中国故事的肌理,充分塑造文化中国的立体形象。

2017年6月3日至7月8日,中英两国媒体通力合作、精心打造的纪录片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江苏卫视和英国广播公司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同步播出,以全新视角展示中国,以文化中国的丰厚底蕴编织中国文化故事,有效融通中外,促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一个文化成果世界共享的“文化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兼具“自述”与“他述”的故事讲述视角,主持人由中国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旅游体验者组成,以丰富多样的探索经历为主线,展示中国中部、东北、西北、东部、东南、西南等不同地区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特色,以主持人之眼看中国、感知中国,并以外籍主持人作为辅助,采用国际受众所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叙事组织形式来讲述中国文化故事,打造了一个极具活力的现代中国形象。该纪录片的制播充分运用跨文化传播的思路,片中的主持人穿梭于中国的广袤大地,通过实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有机串联美食和人文景观,既贴近日常生活,又深刻触动观众内心,以文化中国带动世界受众认识、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发展脉络,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进一步聚拢“文化共同体”的受众认知群体,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传播。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再次“震惊天下”,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被“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组发现,包括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在内的500余件重要文物出土。四川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敏锐捕捉到这一引发全球关注的重大考古事件,充分挖掘文化中国与考古相关议题所具备的世界性,以“故事让面孔更加鲜活”为核心,以“让三星堆‘开口’,讲好中国考古故事”为目标,牢牢把握对“三星堆”的报道优先权,结合专家洞见,聚焦故事叙述,集中讲述了老中青三代考古人对丝绸的寻找过程、对象牙的来源追溯,折射出考古工作的现世价值和时代意义,从而将考古叙事与中华文明、中国国家形象有机连接,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了优秀的中国考古故事,也借此良机传达了中国致力于构建以文化成果共享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理念,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丰富、立体、多元。此外,为配合《古蜀瑰宝》和《又见三星堆》两部纪录片的重磅推出,以全媒体传播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展示中国特色考古学的成功实践,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了三季共八场全媒体直播《三星堆新发现·揭秘》,四川观察、中国日报、上海眼等账号也在facebook、twitter上同步直播,产生近30亿次直播观看量和超过2000万的TikTok三星堆话题播放量。特别直播的沉浸式传播和纪录片的精彩表达,使绚烂多姿、底蕴深厚的中华文明发挥出超越文化边界的巨大能量,连接古今,重述过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丰富了“文化共同体”的深远内涵,有效构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五、结语

历史地看,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对外传播政策、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注重外宣体系的建设,在理念转型上从“宣传”走向“传播”;第二次浪潮专注于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以实现“走出去”的目标,传播话语逻辑与形态向“跨文化传播”“精准传播”过渡;第三次浪潮以全媒体传播为主轴,加速媒介融合,致力于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迈步走向“局部破局”“于我向好”的新局面,全力重组全球传播生态。

与此同时,中国现代传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被提升到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之下,中国新型主流媒体既要深度阐释中国国家理念,也要不断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为目标,用充分扎实的国际传播实践塑强自身的传播力,增强媒体话语的阐释力,加强国际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信息渗透层面不断向国际社会输送有关中国的真实信息和引人入胜的中国健康/发展/生态/文化故事,在知识生产层面注重衡量国际受众的认知水平,在舆论引导层面主动设置重大国际议题,抢占特大、重大型议题的舆论高地,在文化建构层面以跨文化传播的视野、思维和方法重塑传播理念。

时至今日,中国新型主流媒体在不断增强自身国际传播能力的发展之路上遵循有机统一的战略与战术、内部与外部、硬件与软件、规律与规矩、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协同”逻辑,拓宽传播视野,革新传播思维,创新传播路径,持续释放传播吸引力,号召更多的媒体机构、社会组织、自媒体工作者积极加入中国故事、中国理念的国际传播行列,引导普通人讲述“发生在中国,与中国有关”的中国故事来有效拓宽中国故事的讲述视角,不断以坚实的媒体实践扩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内涵,为“卫生健康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添新砖、加亮瓦,共同推动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原文刊载于«传媒观察»2022年第11期

原标题为《回应世界之问: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传播的四个面向》,注释从略。

Copyright @ BFSU. 北京外国语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19号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